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细根生长、死亡和周转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根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的核心环节,而细根周转估计的关键是了解细根的生长和死亡动态。该研究以18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 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技术对两树种0~40 cm深度的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研究了两树种细根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生长与死亡动态、细根周转以及与土壤有效氮含量、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 落叶松平均细根生长(Root length density production, RLDP)0.0045 mm•cm-2•d-1)明显低于水曲柳RLDP(0.0077 mm•cm-2•d-1)。两个树种细根平均RLDP在表层(0~10 cm)最大,而底层(30~40 cm)最小 ,两树种平均细根死亡(Root length density mortality, RLDM)也表现同样规律 。水曲柳春季生长的细根占41.7%,夏季占39.7%,而落叶松细根生长分别是24.0%和51.2%,水曲柳细根死亡主要发生在春季(34.3%) 和夏季(34.0%),而落叶松细根死亡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分别占28.5%和32.3%),两 树种细根生长与死亡在冬季均较小;2)落叶松细根年生长量(0.94 mm•cm-2•a-1)和年死亡量(0.72 mm•cm-2•a-1)明显低于水曲柳(1.52和1.21 mm•cm-2•a-1),两树种细根表层年生长量和年死亡量均最高,底层最低。落叶松细根年周转为3.1次•a-1(按年生长量计算)和2.4次•a-1(按年死亡量计算),相比较,水曲柳细根年周转分别为2.7次•a-1和2.2次•a-1;3)土壤有效氮含量、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和降水综合作用影响细根生长和死亡动态,可以解释细根生长80%的变异和细根死亡95%以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42.
赵泽尧  张雪  陈桐  赵天宇  徐帅  梅莉 《生态学报》2022,42(15):6345-6355
森林植被受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经营活动及病虫害等多种干扰,导致林地光合碳供应水平及根系输入量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土壤性质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及其机理是预测森林碳汇功能变化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依据。以2年生马尾松盆栽苗为对象,通过单株/盆和3株/盆栽植密度控制根系输入量、通过环割和截干控制光合碳向地下的供应能力,模拟森林植被干扰导致的根系输入量及光合碳供应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含量和氮含量比单株/盆低;3株/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比单株/盆低,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放线菌及丛枝菌根真菌丰富度均比单株/盆显著增加,3株/盆的土壤二氧化碳(CO2)排放速率较高,但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速率差异不显著。无论是单株/盆还是3株/盆,环割和截干处理后,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及表面积均比对照显著下降;根系TNC含量显著下降。土壤和根系氮含量都有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降低,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则提高。环割和截干后,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组成丰富度均有下降趋势,土壤CO2排放速率显著下降,土壤N2O排放速率则显著提高。根系输入量及光合碳供应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含量与根系生物量、SMBC和SMBN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含量与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与根系生物量、SMBC和SMBN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及根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显著负相关;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以上研究表明,根系输入量与地上光合碳供应共同作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环境,进而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43.
44.
大叶山楝根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根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其95%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 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hydroxycadalene (1)、dregeana-1 (2)、4-oxopinoresinol (3)、4-ketopinoresinol (4)、6-deoxyjacareubin (5)、schleicheol 1 (6)、豆甾醇 (7)、β-谷甾醇 (8)和胡萝卜苷 (9).其中化合物1~6 为首次从山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 有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56 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 有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5.
基于地理和气象要素的春玉米生育期栅格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勤  严昌荣  梅旭荣  杨建莹  翟治芬 《生态学报》2011,31(14):4056-4061
本文以黄河流域春玉米生育期和气象站点气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各生育期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降水、年均温、≥10℃积温和日照时数等影响因子的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对各生育期空间栅格化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生育期空间拟合插值的统计检验说明春玉米“播种期”、“抽雄期”和“收获期”三个时期模拟效果最好,“拔节期”效果精度相对较好;(2)播种期基本满足从西南到东北延后的变化趋势,而拔节期、抽雄期和收获期基本上表现了从南北向中部、中部向东西两侧延后的现象。本研究得到的生育期与地理和气象要素之间的逐步回归方程,可为气候条件变化下作物生育期栅格化模拟试验以及农业生产应该采取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通过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内生真菌A14(Aspergillus sp.)的挥发油,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其对3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A14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内生真菌A14挥发油的14个化学成分,显示蜂蜜曲菌素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峰面积的93.41%。  相似文献   
47.
2009~2010年对江西省吉安地区乌鸫Turdus merula的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乌鸫的营巢时间在3月9日至16日,产卵时间是3月18日至26日,平均窝卵数5.14(4~6)枚(n=14),平均卵大小29.71 mm×21.16 mm,平均卵重6.63 g(n=71).孵卵和暖巢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也有暖巢行为,孵化率为65.83%,育雏期13~15 d,离巢率高达100%.与高海拔的乌鸫相比,当地乌鸫产大窝小卵,这一特征保证了大窝雏数和高离巢率,繁殖对策属于r-选择.  相似文献   
48.
从红树林树植物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 Gaertn. f.)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 (1)、1-epishanzhigenin methyl ester (2)、山柰酚 (3)、芹菜素 (4)和 5,7,2'-trihydroxy-3,6,8,4',5'-pentamethoxyflavone (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瓶花木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的混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Survivin和VEGF在116例肺鳞癌、腺癌组织及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2.1%(72/116)、72.4%(84/116),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0(0/15)、13.3%(2/15);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低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负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并且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0.
蛹虫草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人工培养已产业化.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通用的虫生真菌被深入研究,在人工培养、菌种选育、分子生物学、活性成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文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概述蛹虫草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